1. 首页 > 非洲移民

独家访谈:荷兰艺术家李晓峰 以花卉为媒介展现中荷艺术魅力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独家访谈:荷兰艺术家李晓峰 以花卉为媒介展现中荷艺术魅力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花卉王国

当人们想到荷兰时,他们立即想到

郁金香花海和各种美丽的花朵

成都自古就有锦官城、芙蓉城之称。

成都一年四季鲜花盛开

成都和荷兰都具有包容、开放的气质。

成都人和荷兰人都爱美的东西

成都欧洲文化节系列艺术活动

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2021年11月5日,《异度花园》李晓峰个展在成都中欧中心开幕。

本次展览是“2021成都·欧洲文化季”子活动之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协办,荷兰贸易促进成都代表处协办理事会。

艺术家李晓峰向观众讲解自己的作品

李晓峰,荷兰当代艺术家,出生并成长于成都,后旅居荷兰20余年。他对成都和荷兰的文化,尤其是两地的花卉艺术表现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谈到为什么选择在荷兰生活,他说:“荷兰和成都很相似,都爱花,也很包容,所以荷兰让我有家的感觉。”

李晓峰早期作品

本次展览创造了沉浸式的观赏模式,展示了李晓峰近30年来运用不同材料和技法对花卉的描绘和诠释,赋予花卉新的生命和意义。

展会现场

本次展览旨在以艺术为纽带,推动成都与荷兰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作为一名生活在荷兰的艺术家,李晓峰如何看待艺术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您如何看待艺术与现代人生活的关系?

在四川画报记者与艺术家的对话中,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持续时间00:10

你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带到荷兰了吗?荷兰民众的反馈如何?

李晓峰:是的,我早期的作品中有很多东方元素。因为我一直很关注中国的民族元素和中国的民间艺术。今年,我特别有幸参与了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国际政要大厅的项目。我创作了一个以黄龙彩池为主题的作品,运用了川锦和漆画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展览中的艺术装置

您认为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在促进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尤其是在公共层面。

李晓峰:我觉得这是最简单、最自由的形式,无障碍的交流,因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我第一次在阿姆斯特丹办展览,是在老城区的一个小画廊里,但是展览里挤满了人。因为那个画廊从来没有举办过中国艺术家的画展。当时我的作品中有很多东方元素,包括一些民间木版年画的元素,但也融入了我自己的艺术诠释。因此,这里面有一些东西是东方的、对荷兰人来说陌生和好奇的,但在形式上却又是熟悉的。

您认为绘画等艺术形式能否帮助荷兰人民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是否增进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李晓峰:显然。艺术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文学,都会有促进作用。例如,一位荷兰朋友买了我的一幅作品并邀请我去他家喝咖啡。这位朋友是荷兰皇家歌剧院的男高音。他的家就像一座博物馆,不仅有中国屏风,还有明代的青花瓷器。他对中国的事物非常好奇,从艺术开始,最终了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饮食方面,他很好奇四川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辣。因此,艺术最终会融入生活。

李晓峰作品

您涉足多个行业,您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李晓峰: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跨界艺术,因为我觉得艺术应该走下神坛,走进民间、走进大众。我认为艺术不应该仅仅被观看。事实上,通过这种艺术形式,从国际层面上来说,我们可以促进相互的友谊和理解。通过这种形式,双方都会消除一些偏见。通过一位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外国人可以了解更真实的中国、更真实的中国文化,最终来到中国。确实起到了这样的宣传推广作用。

在我看来,艺术只有应用才更有价值。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渠道,比如公共艺术、公共空间、衍生产品,将艺术输出到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真正使用它、欣赏它、然后走进它。

我是一个创作者,我对待创作的态度很认真,但我希望当我真正去做的时候,我能够快乐、享受。我感觉我还是充满了好奇心。无论是思考新的方法,还是创新的想法、技巧、渠道,我都会想方设法做出一些新的尝试,不断推动我创作出新的作品、新的面貌。

为什么选择“花”作为标题?成都和荷兰的鲜花分别给您带来了哪些感悟?

李晓峰:我觉得花充满了温柔的力量,会让我感到充实,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精彩。我想这两个城市的人们都非常喜欢花。花本身就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很久以前,花卉就开始被用作绘画的载体和对象。许多大师都曾画过它们,比如荷兰的梵高。

在这个展览中,你还可以看到我对花卉的描绘的演变,因为这个展览不是一个系列作品,时间跨度近三十年。首先是角色的转变。在我早期的作品中,花卉是主题,但不是我绘画的主要对象。后来,它慢慢地成为了画中的主角。二是艺术方法的转变。后来,它变得越来越笼统和抽象。越来越精简,有的甚至后来更抽象了。

李晓峰作品

您未来有哪些通过艺术创作促进两国民间交流的计划?

李晓峰:明年是中荷建交50周年。荷兰驻华大使馆希望在成都举办一场活动,以鲜花为载体,为公众营造一个场景。我也会参与其中。

未来您是否会将四川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荷兰?

李晓峰:我希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走向世界。我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多次沟通,可能这个月去绵竹年画村。

虽然大家都在做非遗工作,但我觉得这方面无论是创新产品还是渠道,无论是展示方式还是年轻人喜欢的效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变得非常时尚、现代、奢华。就是通过设计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和精髓,而是用新的审美来塑造它。

我觉得外国人不想看到中国模仿和抄袭他们的风格。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东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的东西都是几百年、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这种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不断追求所谓的创新。如果继承一点国粹,然后加入新的美学、新的方法,那就棒极了。

,持续时间00:15

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

观众每天可免费观展10:00至17:00

(无需预约)

四川画报记者田欣怡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独家访谈:荷兰艺术家李晓峰 以花卉为媒介展现中荷艺术魅力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相关问答

问:旅荷艺术家李晓峰是谁?
2个回答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答: 旅荷艺术家李晓峰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他现居荷兰,并于当地从事艺术创作。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主题著称,擅长运用鲜艳色彩和细腻笔触描绘花卉图案,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

1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减肥伤身#

答: 他曾在国内外多个博物馆和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并获得了众多奖项和认可。李晓峰的作品被许多收藏家和机构珍藏,他的作品也常出现在各种杂志和书籍中,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

205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李晓峰以花为媒,如何诠释中荷艺术之美?
2个回答
浮光浅夏ζ

答: 李晓峰将鲜花作为创作的主题元素,通过其形态、颜色和象征意义,来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理念的理解。他的作品往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为背景,配以西方绘画技法和色彩体系,将中荷文化的交融巧妙地展现出来。

10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大王派我来巡山!

答: 他将中国花卉的优雅与荷兰风格鲜明的色彩运用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融合美感。他的作品不仅呈现了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对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的一种思考和探索,成功地在中荷两国文化之间建立了一座充满诗意的跨界桥梁。

1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华岳移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huayueimm.com/fzym/134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